
混凝土液體硬化劑的重要價值
混凝土液體硬化劑是保持拋光混凝土地板美觀持久效果的核心元素,但在地板行業(yè),仍然是一種未使用到位的產(chǎn)品,有時甚至被誤解。添加硬化劑是拋光混凝土的必要步驟,可以為后續(xù)養(yǎng)護節(jié)省許多步驟。就材料而言,混凝土液體硬化劑也稱為增稠劑、硬化劑、滲透密封劑、保護劑和防水劑。
在同一混凝土中,對伸縮縫或鋸縫的外力損傷也會作用于混凝土孔隙的角落。如果混凝土的孔隙沒有得到保護,一些孔隙的角落會被破壞,混凝土地板會被“撣粉”,是撣粉的原因。通常,在攪拌期間和攪拌之前添加到混凝土中以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物質(zhì)統(tǒng)稱為外加劑。通常,加入混凝土中的外加劑的質(zhì)量不得超過水泥質(zhì)量的5%。緩凝劑、速凝劑和早強劑可以調(diào)節(jié)混凝土的硬化性能和凝結(jié)時間。引氣劑、減水劑、泵送劑和其他添加劑的主要作用是改善混凝土混合物的流變性能,使其更容易泵送至指定地點。外加劑如防水劑、引氣劑和防銹劑用于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為了改善混凝土的其他性能,應在混凝土中加入著色劑、引氣劑、防凍劑和膨脹劑等添加劑。
地面上的混凝土液體硬化劑可以保護混凝土打磨處低點的角落和混凝土孔隙本身。在涂覆材料后約20分鐘,混凝土似乎已經(jīng)停止吸收硬化劑。然而,通過一些界面技術,例如用刷子刷洗地面,可以打開混凝土表面上的張力,從而硬化劑可以再次滲透。當然,前提仍然是液體溶液。如果硬化劑變得粘稠,首先在地面上加入少量水,打開混凝土表面的張力。這些技術可以使用超細纖維墊、尼龍鬃毛掃帚或刷子來完成。因為與微纖維墊相比,掃帚上的刷毛間隙可以更均勻地將硅酸鹽物質(zhì)分散在混凝土表面,而不是推動和刮擦微纖維墊,將材料堆積在一個地方。一旦混凝土表面的張力打開,混凝土將在20至40分鐘后吸收硬化劑。然后,可以對同時施工的整個區(qū)域進行評估。如果大部分材料已滲透到混凝土中,則應將剩余材料從潮濕區(qū)域攤鋪到干燥區(qū)域。在粘性區(qū)域加入一些水,均勻地刷洗地面,讓其自然干燥。如果材料已完全滲透,且表面無殘留物,則無需清潔地板。